写字楼里,除了白领,还蕴含着这些数据(2021写字楼发展预测)

发布时间:2021-10-11 13:39:02

对大多数成都人来说,办公楼里的那些格子间,仅仅是一天八小时的上班场所。

对一座城市而言,格子间代表的不只是人,更是城市经济的组成者。研究它们,不仅可以了解城市经济的组成,还可以通过企业办公需求的演变,看到城市经济与产业发展的脉络。

成都恰好就有这样的一次机遇——2021年,仲量联行发布了《成都办公楼市场Top50报告》。通过调研成都中心城区58栋楼宇,首次完整公布成都甲级办公楼租户Top50榜单,并解读了变化背后的动因与逻辑。

数字背后,是楼的变化,更是城的进化。

写字楼里,除了白领,还蕴含着这些数据(2021写字楼发展预测)

 

租户Top50:字节跳动居榜首

2021年成都Top50榜单出现大量科技新媒体(TMT)企业的身影,科技互联网产业对成都办公楼市场需求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。2017年,入围Top50榜单中TMT企业为11家,而2021年榜单已增至36家。

其中,字节跳动成功跻身成都租户Top50榜首。

此外,OPPO首次入榜,跻身Top10行列,爱齐科技、美团、苹果、维塔士等中外资企业成为Top50榜单中的一员。整体来看,TMT、金融业、房地产业、医药及生命科学产业成为Top50榜单主力。

 

榜单显示,Top50租户承租面积的中位数由2017年的4456平方米上升至2021年的8790平方米,而Top50榜单门槛也从2017年的2351平方米升至5400平方米。


值得关注的是,头部企业持续主导办公市场需求,其企业数量仅占总量1%,但承租面积贡献率已超16%。

其中,从租户产业结构来看,金融、房地产、TMT产业成为成都甲级办公楼前三大主力需求主体,服务业紧随其后。

而颇具成都特色的是,提供并运营商务中心、众创空间、联合办公等服务式办公空间的第三方办公服务运营商(下称“第三方办公”),租户需求规模位列第五。


成都办公楼市场空置率创9年新低

仲量联行成都董事总经理谢凌还在会上透露了一组数据——2019年成都办公楼市场空置率持续回落,创9年以来新低,成都经济发展动能及产业转型是支撑办公需求的核心驱动力。

现象背后,可以发现在本轮经济周期中,企业更加注重办公空间的整合,提升空间利用效率、节省成本。成都作为中西部地区的门户城市,是企业西进中国的桥头堡,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成都开设区域总部并将重要职能部门转移至成都。


成都金融城写字楼内部

租户主导行业的地理分布亦各具特征。市中心传统CBD以金融、零售贸易行业需求为主导;金融城和大源板块则以高科技、金融、房地产行业需求为核心驱动力;对于第三方办公而言,他们青睐成熟度更高的商务区,其在市中心和金融城的布局占比相对更高。


作为成都战略新兴产业,科技互联网产业成为办公楼需求的核心支撑。2018-2019年,TMT产业位列成都办公楼市场新增需求前三。对比2016-2019年间TMT企业在成都甲级办公楼中的分布,不难发现,依托科技互联网产业优势,金融城和大源两大商务区在过去三年吸引了大批TMT企业进驻,已逐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。

 

数据显示,成都甲级办公楼的TMT租户中近2/3落户高新南区。市中心传统CBD则对TMT头部企业更具吸引力,在2019年引入数家科技公司,例如维塔士进驻平安金融中心,成为Top50榜单一员;华为、思科等中外资科技企业亦选址传统CBD。

新经济产业成核心驱动力

基于对成都甲级办公楼市场超过3500个企业的调研数据,仲量联行还同步发布市场最新数据及趋势展望。

成都办公楼需求在新一轮经济周期中仍保持稳健,离不开传统产业优势,以及成都打造科技创新中心、大力发展新经济的发展战略。现代服务业、互联网经济、以5G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新科技产业,以及关注民生的大健康产业都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着力点。


 

在楼宇经济3.0时期,科技成为楼宇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,产业转型引发办公楼市场需求随之转变。城市战略发展方向及产业转型,关注支撑办公楼需求的产业根基亦决定了城市的发展逻辑。

“依据2019年的最新调研数据,我们发现成都办公楼市场的需求与2015年相比已出现根本性转变,科技、互联网、大健康等新经济产业成为核心驱动力。”仲量联行华西区研究部负责人朱建辉说,未来楼宇经济应聚焦企业与人,从不同产业真实需求出发,打造满足多元、专业、互动性更强的办公空间。未来成都办公楼市场需求将在产业转型中持续焕发活力,新经济企业将成为楼宇经济发展的新引擎。

相关问答
找办公室
预算范围
-
请输入预算
预计人数
联系人
请输入联系人
联系方式
请输入手机号
提交